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

蒙恩行 第9和10日


30/6



今天,我們去了Darhan附近唯一的河邊郊遊,沿途聽I介紹。蒙古的馬匹數量比人口更多,而且全蒙古一半人口都聚集在烏蘭巴托,因此我們在其他地方看見馬的機會比人的高得多。



我們去到後玩集體遊戲、玩飛碟、跳繩、水戰和野餐等,就過了一個悠閑的下午。自中、小學的集體旅行後,除了行山外,我都的很少到一片草原去郊遊,自己的想法是在忙的生活裏抽空當然是試一些新奇的活動,郊遊的吸引力並不算太大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1/7

今日聽到MI 的分享,M兒時受過性虐,13歲時最愛的父親死了,母親獨力養家,沒有時間照顧她的愛感受,16歲時感絕望想自殺,那時她感到有一雙手撫摸她的雙肩,這是前所未有的溫暖,那時她不明所以,但就打消了這念頭,往後開始沉醉夜店和戀愛關係,33歲時第一次回教會,同時再次感受到那雙無形的手,其後同年信主,自此生命變得不一樣,切切渴慕主。直到有一天,他從心裏聽到天父的呼召,就是到蒙古服侍,她面對很多掙扎,包括了要放棄待遇不錯的工作,又要拒絕男友結婚回巴西工作的要求。但她最後覺得自己的生命是由神掌管,不是由其他人去控制,於是毅然到蒙古投入教會及婦女工作。




然後,我們去她的教會參與敬拜,她說一開始租一對老夫婦的家作為教會,其後用了2000美金買了一塊地,建立了現在的教會。教會裏有很多可愛的小朋友,天真的笑臉背後大多是破碎家庭的陰霾。蒙古父母醉酒虐兒情況嚴重,更甚的是父母會無聲無息地遺棄自己的兒女,這些小朋友只好和親人或朋友一起居住。教會其中一個重要的事工就是關懷兒童。它們建立了一個幼稚園,協助教學工作,小朋友能由早上留至下午,惟夜晚必須回家,當中包括饍食和洗衣服務。更重要的,老師們會關心他們的近況和需要。其中一些學生曾獨自洗用機器切斷手指,亦因為醉酒的父親泡茶遭熱水燙傷半邊身。另外,教會有一個興趣班︰讓小朋友免費學習英文和唱歌。一般父母十分鼓勵他們參與,兒童有機會接觸福音,有些更帶了自己父母回教會,但並不普遍。兒童除了面對家虐,更要面對貧窮飢餓的問題,特別在烏蘭巴托的貧民區,很多家庭無力置業及租屋,一家大小都要在街上露宿,雖然政府有措施幫忙他們渡過寒冬,但因醉酒倒卧在雪上需要截肢的人們仍然多不勝數。



政府深知問題的重要性,但卻無能為力,反而因國內要保留佛教傳統的聲音日益增多,開始着力打擊投入社區工作的基督徒組織。自2009年開始,它成立了一個21人的小隊,負責巡查有關教會負責人的簽證和工作,如有遺規就要被遣返,教會也要被查封。以在YWAM服侍的韓國夫婦,他們一家以工作簽証來到蒙古,也在這裏置業,順利取得5年簽証。但當那對夫婦參與另一教會的福音宣揚工作,就遭受嚴厲警告只能在YWAM裏工作。M以前以學習簽證取得2年居留權,如果讀大學能取4年居留權,但就無有時間服侍。她在一間學校學習,其中不斷參與福音和婦女工作。有一次,政府人員查問M的一名同學,問她課餘時有沒有參與福音工作,幸那名同學三緘其口,就算能獲得可觀的獎金也沒把實情透露,不然M很有可能被遣返。過了2年後,她坦言不能再以學習簽證逗留,因當地人員會查她的學習進度,2年應當能順暢運用蒙文,可惜她忙於福音工作,未能學有所成。現在要定期去另一些國家,再以旅遊簽証回來,每次35個月。但是她坦言福音的種子已在當地人紮根,即使自己有一天被遺返,相信當地人仍會宣揚福音和辦教會。



她坦言另有一個憂慮,就是摩門教的日漸豐盛,當地教徒會在蒙古家庭居住,以一年時間學習當地語言,然後二人一組到街上宣教,她說曾經有摩門教教徒兩小時在街上向同一人宣教,那種鍥而不捨的態度讓她心有恐懼。另外,摩門教能保送教徒往美國學習,的確是一件十分吸引的條件。












教會舊址








幼稚園地址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